什么是真正的礼仪?如何教孩子做一个有礼仪的人?是催促他跟别人打招呼?还是母亲节来一场给妈妈洗脚的秀?家长都希望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可往往在教导他们礼仪方面用错了方式。
老师给孩子鞠躬,还是孩子给老师鞠躬?
前年在河南济源,有一次路过当地一家很有名的幼儿园,是一所高端园,幼儿园装修的很漂亮,像城堡一样。早上正是家长送孩子的时间,在幼儿园的大门口,老师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分列两旁,每当一个家长带孩子走过来,老师们集体躬身,姿态优美,喊一声:“早上好!”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许会被不少人称作“礼仪”,会被一些园长羡慕,但却让我浑身不舒服。自古以来,我只知道学生应当向老师鞠躬,从来没听说过老师应当向学生行鞠躬之礼。在另外一所国学幼儿园里,一大群来访者观摩学习,每间教室门前,都站着一位老师,身着有中国特色的国学服装。每当参观者走近,老师就会向来宾鞠躬问好,姿态同样优雅,但同样让我很不舒服,恍然不是在参观学校,而是进了高档会所。
鞠躬折腰,在中国古代,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平辈之间也会互行此礼以示尊重,而发展演变到后期,弯腰行礼,则有屈身于人的意思。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唐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论是门口列队鞠躬迎接家长的幼儿园,还是在走廊向参观者鞠躬的老师,我想,无非是想展现自己是“礼仪之邦”“礼仪之园”“礼仪之人”,但却恰恰反应出在当今许多幼儿园流行的礼仪教育的误区,恰恰体现了“重形忘本”的礼仪之误。什么是真正的礼仪?孔子曰:礼者,理也。合乎道理,讲道理,遵循道理,就是真正的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道理的,无理的事情,不管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管,自己都不要去做,也不要去想。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所以,礼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的克制与约束,它不是做给人看的形式。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打招呼?!
在幼儿园参观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形,一种是老师,一见有来宾,赶紧催促着孩子们打招呼,“快喊叔叔好!”于是孩子们有气无力地喊“叔叔好…”老师则不满意,说“大声点喊”,于是孩子们则大声地说“叔叔好!”
当老师指挥着孩子们集体向我打招呼的这一时刻,我往往觉得尴尬。我更习惯的是“悄悄地进村”,能不引起孩子注意最好,在一旁的角落坐下,安静地看他们。当然,也肯定会被一些孩子发现,于是,有的好奇地看你,有的害羞地躲远,也有大胆的跑过来,摸我的相机,问“你是谁呀?”“你来干什么?”其实,这就是孩子们打招呼的方式。大一点的孩子会说“你好”,我也会自然回答“你好”,但当老师集体指挥着孩子们打招呼的时候,其实,双方都受到了裹挟。一方是自己正在做事情,并没想打招呼的孩子,另一方是本想不打扰孩子的我,而当孩子们被指挥齐声问好之后,我也只好被动地说“你们好”。两方皆“言不由衷”,这种招呼,很多老师家长视为礼仪,我认为,它们和礼仪无关。这让我想起很多幼儿园的孩子在上礼仪课程,在我看来,那些更多的是训练礼仪之形,而没有理解礼仪之实。
点评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礼仪呢?真正的礼仪不应该只是追求一种表面形式的呈现,而应当是精神层面的行为准则的建立。例如,在蒙台梭利的教育当中,没有所谓的礼仪课程,但是从很多日常的细节上,无处不渗透着最重要的礼仪原则。
在《蒙台梭利班级常规》中这样写到:“轻声开、关门 (不打扰其他人)”,“在室内要轻声交谈;和人说话,应目视对方”,“铺设工作毯时,应考虑与周边其他工作毯的位置,以便他人通行。”“若要加入别人工作应得到别人的同意。”“如果有人比你早到,请排队等待”,“和老师、同学道早安,说再见。和爸爸妈妈分开时要看看爸爸妈妈,说再见。”
在《蒙台梭利教师守则》中,对教师的要求是:“没有获得儿童同意之前,绝不要任意触摸他。”“儿童在休息、观看他人工作、回想自己工作或者考虑作何选择时,都要尊重他,不要打扰他,不勉强他做任何活动。”
这些简单的常规与要求,传递出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行为准则,不仅对孩子而且对教师,从中,我们不难看到礼仪的精神本质,那就是:平等与尊重,心中有他人。
一个内心有别人的孩子,有平等和尊重意识的孩子,他的行为就会是有礼(有理)的。他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影响、伤害到别人,他会在考虑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考虑别人的需求,他会以得体的行为出现在公众场合,而不是一旦自己要求没得到满足就撒泼打滚大哭大闹。他会不卑不亢地与人讲话,自然地微笑或者问好,而不是自卑、傲慢或者漠视。他会在自己很着急的时候,仍然排在队尾,他会在马路空无一人时,仍停在红色信号灯前,他会尽管自己很累,也仍然不会和一个老人争抢座位。没错,正是在这些日常生活的所谓小事,构成了一个人真正的礼仪。它们不是要做给谁看,而是他自己自然而然地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
如何面对“帮助”?
曾经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位老师蹲在地上给孩子系鞋带,孩子望着前方,手中继续做着自己的事,理所当然的接受着老师的“服务”。这一幕,也许每天都在幼儿园里发生,但这张照片,让我不舒服。不是因为孩子不会系鞋带老师帮助她,而是两个人的姿态所传递出来的感觉。一个年长的人,蹲在地上帮助自己,
这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状态。去南方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经常会有人过来要给你擦皮鞋。如果赶上的是上了年纪的人,蹲在地上为你服务,就会让人感觉浑身不自在,但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感受不到这种不安。老师和孩子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家长可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其实,这本身就是不对劲的地方。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在幼儿园尿了裤子,老师把他叫到一边,告诉他“你需要换一下裤子”,然后看着孩子自己把裤子脱下,再自己穿上新的裤子,全程对孩子没人任何实质上的帮忙。这其实又是一个专门的话题:老师和家长,要不要帮助孩子?当然要!但是,帮助的目标是什么?帮助到什么程度?蒙台梭利讲:教师是儿童的引导者、协助者。首先必须要清楚的是我们帮助儿童的目标是什么?不是替代他去做,而是让他说“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用这句话,就能理解在视频当中,老师对于孩子的帮助,为什么会呈现一种“吝啬”的状态?能帮1分就不帮2分,3分孩子能做了就不多做4分。这绝对不是老师的懒惰或者冷漠,而恰恰反应了一个教师是真正爱孩子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最应该极尽全力去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自己成为更强大的人,而不是仅仅是照顾好他们,做他们的保姆,而孩子自己努力尝试自己做事的过程,正是自尊自强、懂得珍惜别人、学会尊重别人的过程。
是真的感恩还是作秀?
每年的母亲节或者感恩节,很多幼儿园都会组织一些让孩子们的感恩活动,最常见的就是给母亲洗脚。
如这张照片,这是追求表面热闹的中国式运动的典型代表,仿佛每年在大庭广众之下,给母亲洗一次脚,孩子们就懂得感恩了。但是,这两张照片如果一起看,就不难理解,这样的表面文章,是多么的无效。真正的感恩之心,应当在平时,应当在日常交往日常小事当中,应当在孩子们的潜意识当中,它不是依靠一两次的集训与作秀式的活动,就能带给孩子们的。在这方面,蒙台梭利的教育同样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当孩子们进入一个蒙台梭利的班级,他需要逐渐体验和学会三个照顾:第一,照顾自己;第二,照顾环境;第三,照顾同伴;这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做一件事情不需要依赖他人,这个孩子就逐渐走向生活的独立,也逐渐获得了人格的独立,而独立,是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从照顾自己,再到照顾好自己所处的环境,桌椅板凳,植物花草,清洁卫生,整理物品,再进而,学会与他人共处,知道照顾他人,愿意服务他人。没错这又一次触及了礼仪的本质:平等与尊重,心中有他人。
点评
以上这些案例,都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礼仪?是作秀,还是深植内心的平等意识与尊重之心?是表面的毕恭毕敬,还是真正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是要求别人,还是约束自己?
礼仪,是我们与其他人共存的相处之道,是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合作生存之道。心里没有别人,没有平等与尊重,就谈不上礼仪。与之对立的,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唯我独尊。如果我们从小就让孩子觉得,他是世界的中心,一切事情都要围着他转,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要为他让路,满足他的一切需求。那么,我们就将这个孩子推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遗憾的是,我们日常看到的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
由此看来,礼仪教育,任重道远。它不是要教会孩子们卑躬屈膝与点头哈腰,不是要教会孩子们言不由衷的集体问好,而是要帮助孩子们自立、自强,是要帮助孩子们在自己的内心,装下除了自己以外更大的世界,装下别人。这些,才是我们应当花最大力气,给予给孩子的“礼”。
(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仅做示意图用)
文章来源:博苑儿童之家
关注儿童,关注教育,关注博苑儿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随身阅读的育儿杂志,您口袋里的育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