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父母带着自家的孩子挤破了脑袋往人多的地方钻去。
之所以这样做的逻辑是这样的:竞争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产生成功。
孩子就应该放在人多且优秀的地方加以训练,将来才能成器。
哦对,这样做还有一个响铛铛的口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乍一听这话,深觉有理,仔细想下来又有了疑惑,那起跑线指的是什么啊?
几家的孩子跟您家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查明白没?
答案是否定的,怎么可能查得明白,各家状况不同,各家的孩子凑在一块那也不是同一起跑线,差距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在那条起跑线上没有输赢这一说,因为没有那么两个条件一致的孩子站在那条起跑线上,那条起跑线上只有您的孩子一个人,没错,孤零零的一个人。
那是他人生的起点,您要做的是鼓励他,迈开自己的脚步,慢慢的跑起来,坚持不懈的跑下去,因为这一条路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跑完。
告诉他们,这一路上您会陪着他发现他喜欢的东西,喜欢做的事,将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
是的,他喜欢的,不是您喜欢的,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才能将孩子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
送孩子上兴趣班没问题而且值得鼓励,问题是孩子的兴趣您得找对了,不然就是赶鸭子上架,适得其反。
我个人对绘画是感兴趣的,但是小时候家里穷,能吃饱穿暖就该谢天谢地了,哪有时间跟精力在那里谈兴趣爱好。
以致后来,每次遇到绘画水平特高的人时我都会万分羡慕,上初中时,身边很多人都会画画,还都是我羡慕的那种,水平特高。
当时我是费尽了心思跟她们交朋友,希望能得到她们的三分功力,那时候是真的下了苦功夫的,毕竟机会难得,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也算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初中生活,绘画水平卯足了劲提高。
这就是兴趣所致,不用人逼,自愿自觉,自寻出路,交友过程中我还耍了不少“小心机”,一切的支撑就是喜欢和想要。
这个过程中只有快乐,没有任务。
与我完全相反的是我邻居家的孩子,当然,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他出生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
今年十岁不到,聪明,勤奋,阳光,帅气,很讨人喜欢。家里有钱,不愁吃穿,所谓温饱思培训,他忙碌的生活就这样悄然开始了。他妈妈给他报了八个兴趣培训班,奥数、作文、围棋、绘画……
几乎把一天的时间都排满了,可是那一天里的二十四个小时,不会因为你要学多几样东西,就给你优惠多几个小时。
所以那孩子,饿了是在车上吃的,困了是在车上睡的,大小便几乎都在学校或者各种培训班的公共厕所里解决的,而他妈妈则是不停的把他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很晚回到家后,他还要马上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常常是一边打瞌睡一边写,他不止一次哭过,不止一次说过自己不愿意上那些兴趣培训班,可是没用,该学的他还是得学。
因为睡眠严重不足,上课时精神也无法集中,很快,一次模拟考就把他打击到了,成绩直线下降,从名列前茅到倒数,这几乎能毁了他那宝贵的自尊心。不长的一段时间,他不但抗拒去上培训班,连学也不愿意上了。
他妈妈表示很伤心:“我也知道孩子辛苦,跑来跑去的,他辛苦我也累啊,可是没办法啊,现在的孩子竞争压力那么大,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他不学就落伍了,我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种事发生吗?”
我表示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哪个父母没有呢!
可惜,路数不对,一切成空谈。
孩子从一出生,便每天都在学习各种技能,从简单的站立,行走,说话,再到读书,写字,唱歌,跳舞……无一不是从一再的反复练习中而得,其间,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喜欢和想要,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有几个人愿意真正的去正视。
所谓兴趣班,一定要孩子感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硬拉着孩子上马打疲劳战,反而会把孩子的兴趣弄没了,一旦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便是与初衷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