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相处的时候,理解和尊重,才是万应灵丹

作者:爸妈内参 07-30阅读:1436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温暖小武(爸妈内参主笔)

01

我的闺蜜晓娟,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她曾经接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天,一个女生来到晓娟的诊疗室。这女孩披着柔顺的长发,穿着淡紫色的格子棉布裙,和一双清新的小白鞋,看上去秀气可爱。

女孩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爸爸是重点中学的老师,妈妈是省立医院的药剂师,从小到大,都有不错的生活条件。

她说话很有礼貌,声音也很甜。

这样的女孩,本应很受欢迎。然而,在学校里,她却一直离群索居,愁眉苦脸。

她害羞而沉默,不愿意跟室友交流,怕别人觉得自己无趣,看不起自己。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她有很好的想法,但却闷不做声,不敢发言。

她的成绩不错,老师劝她申请国家奖学金,但是她犹豫再三,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会。她觉得,如果申请不上,会丢尽脸面。

她孤独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世界中,和所有人都很疏远。别人开心地谈笑时,她总觉得人家是在嘲笑自己,笑自己性格古怪,一无所长。为此,她暗自伤感,顾影自怜。

这种性格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

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长大后是什么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

著名心理咨询师凯丽-莱内,也曾经说:“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特殊的味道。有些事,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承受的感情刺激,并且以扭曲的形式,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这个来咨询的女孩,便是如此。

在她小时候,爸妈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认为,“玉不琢,不成器”,认为“响鼓还要重锤敲”。所以,她做的事,一旦不符合家人的预期,爸妈马上就拉下脸,大加责难:

她在数学测验中,没考到满分,爸爸就训她:“那么粗心,交卷子之前,怎么不多检查几遍?”

她刷碗时,失手摔碎了一个碗,妈妈就怪她:“你是不是没长脑子,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了让她“有点记性”,她犯错后,爸妈甚至会故意在亲戚朋友面前批评她:“我们家某某笨死了,白给她吃了这几年饭。”

爸妈这样反复指责,让她牢牢记住了这些责难,产生了深重的自卑感,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从此,她就不再相信自己的优秀,总是抱持着一种“我不够好”的观念,于是在生活中,就形成了退缩和回避的习惯。

晓娟说完案例后,感叹道:这女孩的爸爸是个老师,他一心想做严师,却忘记了要做慈父。她妈妈是药剂师,想用批评作为一剂猛药,激发她努力向前,但却忘记了,跟孩子相处的时候,理解和尊重,才是万应灵丹。

02

曾经在育儿书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小萌是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妈妈想要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于是,吃饭之后,就让他来刷碗。

小萌撸起袖子,煞有介事地干起活来。不一会儿,他欢快地喊道:“妈妈,我把碗都洗好啦!”

于是妈妈走进厨房,拿起碗一看,便眉头紧皱。

她絮絮叨叨地说:“啧啧,看你洗的碗啊,里面还有油呢!外面也洗得不干净。教了你那么多遍,你都记不住,连洗个碗都这么失败,你真够笨的。”

小萌一听就傻了,眼睛里含着两包泪,十分委屈。妈妈一看,更加不耐烦:“哭哭哭,就知道哭,你还能干什么?”

这时候,爸爸也走进了厨房。

他看到那些油汪汪的碗,并没有训斥小萌,而是随手拿起一个碗,洗给他看。

爸爸边洗边说:“你要用热水去洗碗,才能去掉油污,冷水洗就没那么好。碗的里外,都要仔细清洗。先用洗洁精搓一遍,然后放到清水里冲一下。最后,用干净的布把碗擦干,整整齐齐放在碗柜里。现在,你学会了吗?”小萌点点头。

爸爸蹲下来,亲切温和地鼓励他:“来,再去洗一个碗,让爸爸看看,好吗?”

小萌如法炮制,很快,就洗出了一个光亮如新的碗。爸爸顺势表扬道:“我儿子真聪明,学得很快。”小萌开心地笑起来,既幸福又羞赧。

对于这个案例,专家评点道,小萌的父母,其实是展示了批评教育孩子的两种不同方式。

妈妈把孩子洗不好碗的原因,归咎于他“能力太差”。这样,一方面是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另外一方面,孩子依然没有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下一次,他仍然可能“故态复萌”,重蹈覆辙,然后被家长看成是“明知故犯”。

而爸爸呢,他的教育方式是“只对事,不对人”。他耐心细致地告诉孩子,错在哪儿,怎样才能改进,做得更好。这样,孩子不但不会负屈含冤,心存逆反,而且还能掌握实用的生活经验,真正学会洗碗的方法。

孩子虽然小,但却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有人格尊严,渴望获得尊重,获得平等的对待。家长往往认为,“小树要砍,小孩要管”,在孩子做事不如人意的时候,便理直气壮,居高临下,随意指摘,却忘了这会伤害到他的尊严。

如果这样的事情,年深日久,不断重演,那么,被伤害的孩子,有一些会恼羞成怒,变得叛逆,他们被家长激发出了自卫心理和反抗情绪,以后就会专门跟家长对着干。

而另外一些,会像我闺蜜遇到的那个女学生,被反复打击之后,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真的很差,简直一无是处,便缩进自己羞怯而沉默的壳,长大之后,依然悲观,孤单,自怨自怜。

批评也是讲究章法的,不能简单粗暴,毁了孩子的自信感,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和成长,自己却茫然无所知。

03

没有谁,天生就能做到万事周全。当孩子出现差池,批评他们,在所难免。但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为避免伤害他们,我们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的时间,延迟一点

这并不是说,孩子犯错,当时不批评,以后找他“秋后算账”。而是说,当父母看到孩子做的事,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应该先给自己一点冷静的时间,别急着批评。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别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自己依然怒气冲天,就难免口不择言。等到怒气全消之后,很多人都会后悔,觉得自己用词不当,对孩子太凶,但伤害已经造成,为时已晚。

被孩子惹怒时,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恢复平静:

腹式呼吸:深呼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情绪开关,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滞留在肺底的二氧化碳,让心情宁静、恬淡。请悠长而匀整地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则收腹,用15秒左右的时间,做完整个呼吸过程。重复20次左右,便会觉得冷静许多。

合理回避:就是离开现场和令人愤怒的刺激源,到一个稍安静的地方调适心情。整理自己的思路,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完成情绪转换后,再去面对孩子。

面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请把安抚放在批评前面,先向孩子表示理解。家长要有同理心,和孩子进行共情,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才能消除他的抵触心理,让他放下戒心,打开内心。

这样,他就不会把你看成攻击他的敌人,而是看成同一条战壕的伙伴。孩子的心,就像一只杯子,不倒空里面的反感,就装不下你的意见。

2.教育孩子的态度,温和一点

声音放低:高八度的声音会造成尖锐的刺激,让孩子心生厌烦。而低分贝的声音更柔和,更容易唤起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说话的速度也要放慢。

慢速的声音,像温暖和煦的南风,富于感染力,能让听者更专注,也能让表达者更从容,较为谨慎地遣词造句。另外,缓慢的语速,也有助于孩子跟上你的思路,理解你的话,让交流更顺畅。

姿态放低:请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成年人的世界里需要“仪式感”,而孩子其实也需要。蹲下来,是一种仪式,一种姿态,一方面,这样能让孩子看到,你愿意为他而改变,让他在沟通时,更清晰地听到你的话,从而心生好感。

而另一方面,蹲下来,就可以平视对方,这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觉得家长态度亲和、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指指点点,充满了傲慢的权威和优越感。

美国精神学家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事,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用肢体语言增加亲密感:说话的时候并肩而坐,身体接触,而不是面对面坐,像严肃的商务谈判。谈话时可以把脸转过去看着孩子,用你温和认真的眼神,让他感到备受重视。

说话时,宜于轻轻抚摸他的头发 ,拍拍他的背,握住他的手,以拉近距离。不宜双手叉腰或双臂抱胸,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压迫感和排斥感,因此跟你疏离。

3.教育孩子的内容,克制一点

教育孩子时,一方面要对事不对人,千万不能人身攻击,批评孩子的性格、人品、智力等特质。而另一方面,要着眼当下,把焦点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想法,点到为止即可,不要谈过去的事,新账老账一起算。

很多父母喜欢说:“你又……了,你……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然而,孔子曾有名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一切都翻篇了,不要纠结,不必清算。

成年人吵架时的一大忌讳,就是“翻旧账”,害怕对方为了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反复纠缠。而孩子其实也如此,很怕别人旧账重翻,老调重弹。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的事,也不必让孩子难堪。

还有,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如果当着亲戚、同事、小伙伴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从今往后,抬不起头,别人都是目击者,都见证过我丢脸。

于是,受挫的经历,就引发了社交回避,从此不愿再跟人交谈。

另外,在孩子行为得当的时候,要及时用表扬的方式,做正面强化。从事学生心理研究多年的王克静老师曾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他,什么样的眼光去欣赏他。”

生活中的欣赏和尊重,极其重要,却又极度缺乏。正如卡耐基所言:“我们哺育子女的身体,却很少滋养他们的自尊。”

如果在管教孩子时,忽略了他们的尊严,直接指责孩子,就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影响到他们的性格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埋下定时炸弹。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一定懂得怎么教子,而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可是,即使是成年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也要依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任何事情,都不能想当然。

作者简介:温暖小武,又名武小暖,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管理硕士,大学教师和自由翻译。文静吃货宅,浪漫学院派,写暖心的文,记入心的事,把生活中的足迹,译成字里行间的欢喜。愿我们与世界,彼此温柔相待,愿我们都温暖,且有力。简书@温暖小武,微博@温暖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