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胎儿出生到一周岁,这段时间被叫做婴儿期。
婴儿期又由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和婴儿期(从1个月到一岁)组成。
胎儿,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马上感受到了和母体子宫内完全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线和气压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因为刚刚出生的宝宝还比较脆弱,所以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时难以适应。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新生婴儿基本上都是处于睡眠状态。
新生婴儿从外貌上看,和成年人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婴儿的骨骼还没有硬化,所以不能竖着抱。新生婴儿的骨骼具有特殊的纤维构造,能够让他快速成长。
新生婴儿的呼吸道依然处于发展状态,呼吸频率比成人快三倍,所以,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婴儿的鼻腔、咽腔、气管都很狭窄,轻微的呼吸道感染都会让孩子的呼吸道受到堵塞。所以,新生婴儿所处的环境中既要保持空气流通,又要避免对流风,防止孩子感冒。
新生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完全要靠母乳生活,满五个月以后,只吃母乳的话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一定要再吃一些普通食物。随着食物成分的复杂化,婴儿的味觉、嗅觉也开始发育,婴儿感官的发展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六个月后,孩子开始长牙,12-14个月长第一臼齿,15-20个月长犬齿,20-30个月长第二臼齿,年幼的学前儿童共有二十颗牙齿。
不满一岁的孩子的各种神经结构发展非常迅速,新生婴儿的脑重约为390克,在一岁后,脑的重量已近900克,增加了一倍多,婴儿大脑两半球的沟回加多加深。
宝宝一出生是没有心理活动的,只有一些无条件反射,这就是传说中的本能。像是触碰新生儿的嘴唇时,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吸吮。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会根据温度的变化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都动。出生两周后的婴儿,才会慢慢地出现条件反射。宝宝最开始出现的条件反射是母亲喂奶的姿势所造成的。当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妈妈一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就会主动地去寻找奶头。
形成条件反射是婴儿心理活动出现的重要标志。随着大脑的发展,大脑的机能也提高了。
第二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出现了分化抑制,婴儿可以分辨出甜味。
第三个月的婴儿会开始有对红色、黄色以及咸、甜、酸味道等等刺激而出现不同的反应。
第二个月末与第三个月初,孩子会对大人有反应,看到眼熟的人时,孩子会注视着对方的脸,有时候还会冲着大人笑。这是人类婴幼儿特有的行为,是孩子和成年人互动的开始。
第七个月的婴儿,会开始对响声、光亮和活动的东西产生定向探究的反应。
随着大脑皮质机能和全身骨骼肌肉的发展,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多。动作和活动本身并不是心理,它无非是肌肉和骨骼的活动,可是起主导性的还是孩子的心理。
婴儿在三个月以前,手指虽然会往前伸,但是总体上是捏紧拳头的,有时候就是摇晃一下手罢了。
三个月以后,婴儿就会出现一些抚摸动作。孩子会开始抚摸襁褓或被褥,会摸一摸自己的妈妈,也抚摸着自己的小手。这就是孩子开始进行认识活动了。
四、五个月时,婴儿看到东西就想伸手去抓抓摸摸,但是因为孩子没有进行过练习,孩子总是会抓不稳。
到六个月左右,孩子的动作协调后,抓东西就稳了。
婴儿感官开始的抓握动作,一般不是手指的动作,是整个手掌一把抓,到六个月以后,孩子的手指才开始分开动,这才是向真正人类的手的动作发展的第一步。只有手指发展了,孩子的手才能灵活运动,才能拿到更多的东西。
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婴儿心理发展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三个月时让宝宝趴在床上,他的头会自己抬起来。
三、四个月时,宝宝学会了翻身。
五个月时,在趴在床上的时候可以用手支持上身将胸抬起、腹着地。
六个月时,就可以一个人坐起来了。
七个月时,能伏卧着用手脚划动向后退。
八个月时,能爬行,不仅用掌心而且用膝盖支持,腹离地,手腿能成对角交叉活动。
十个月时,宝宝可以扶着墙,然后慢慢向前走。
一岁时,就可以一个人行走。当然,因为每个人的不同,如营养状况的差异,以及联系的次数等,这个时间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不过,婴儿的独立行走会使他认识更多周围的事物,从而帮助孩子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从出生到一岁,就到了语言的准备期、或语言开始发生的时期,通常被叫做语言前期。婴儿一出生就会哭,这是第一次的发音,以后在孩子想要喝奶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哭叫。婴儿在哭叫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
差不多从两三个月开始,孩子吃饱了觉得很开心的时候就会发出“呀呀”的声音。这其实不算孩子在说话,这仅仅算是孩子一种愉快的自我感觉的表现。
到半岁左右,孩子就能够发出更多的音了。比方说,ma一ma(妈),ba—ba(爸),da—da(达)等音组。这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发现婴儿可以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一样的感觉,有经验的妈妈可以从婴儿不同的哭声中分辨出孩子哭泣的原因。
婴儿这些最初自发发音都是一样的,这是发音器官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表现出来的,是孩子自己能够学会的,也是之后学习说话的极重要的基础。
婴儿的语言形成是从听家长的说话而学习到的。因为婴儿每次感到某种物体(或动作)时,都会听到家长是怎么称呼它的,所以,在孩子的头脑里就会建立起关于这个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之间的暂时的联系,如妈妈——“妈妈”,拍手——“拍手”等。到七、八个月时,知道听到这个词语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不过这只是孩子对于音的反应,还不是对词的意义的反应。所以,不管“妈妈”还是“母母”,都能够让孩子去寻找妈妈。
从10-11月起,婴儿会开始知道单词的意义。比方说,“拍小妹妹”(拍布娃娃)、“给妈妈”(婴儿把拿着的东西给妈妈),“再见”(招手)、“欢迎”(拍手)等等。
婴儿在听懂单词以后就会开始和成年人交流,不过,这种语言交际只是在初始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知道的单词很少,到一岁末才能听懂10-20个词。成人语言的指示要配合着动作,如说“拍拍手”时,一面就要做拍手的动作。说“再见”时,要做挥手的动作。
语言和思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婴儿的语言发展了,就代表着思维、心理也发展了。
——————————————
更多育儿知识、亲子话题、有奖互动、免费试读请登录“宝宝地带”网站获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