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作者:沙栗 03-18阅读:1214次

黎巴嫩作家、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而泰戈尔则说: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可见母亲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值得歌颂。

可是,天底下所有的母爱都是完美无瑕的吗?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与母亲水火不容,千方百计要逃离家庭?难道全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太叛逆吗?母亲们是否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呢?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事实上,有些母亲以爱的名义在伤害着自己的孩子,而她们却浑然不觉。她们有强烈的保护欲和控制欲,强势地干涉着孩子的生活。

在动画短片《包宝宝》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母亲。这部片子时长不足8分钟,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影片主角是一位生活在加拿大的华裔母亲。儿子长大离家,丈夫忙于上班,早出晚归,所以这位母亲是典型的“空巢妈妈”。有天早晨,她正准备吃掉最后一个包子时,包子突然变成了一个有手有脚的小宝宝。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于是母亲有了一个包子宝宝。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包宝宝一天天长大,有了朋友,有了情感生活。当儿子要带着洋媳妇独立生活的时候,母亲非常惶恐,拦着儿子死活不让走,情急之下,一口把儿子给吃了。

这其实是母亲的噩梦。梦境里借由包宝宝将儿子的成长过程重现在观众面前。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她生活里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儿子。随着儿子的成长,母子之间摩擦与矛盾越来越多。

以爱之名,过度地保护、干涉孩子的生活。

母子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幼儿时期母亲对儿子过度地保护;进入青春期,母亲对儿子越界地关爱;儿子长大,交友成家,母亲对儿子强势地干涉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我们来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包宝宝小的时候,母亲陪他玩耍、喂他吃饭、带他去买蛋糕,看着他一天天长高……母亲在公园打太极,一只小狗过来把包宝宝叼走,母亲赶紧去把儿子抢回来;包宝玉总是被足球所吸引,想去和别的小孩子玩,却总被母亲阻止。这个过程中母亲害怕儿子受到伤害,儿子还太小,需要自己的保护。

青春期,成长是无法阻止的。包宝宝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里,吃零售、打电话,房间墙上贴着各种海报,床上零售、杂物乱放。母亲没有敲门就打开房门,包宝宝很生气,像是别人窥探了自己的秘密,粗暴地把母亲拒之门外;母亲做了一桌子好菜,包宝宝却一口不吃,和朋友玩去了。母亲感觉失落又无奈。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母亲最害怕的一天终于来到,包宝宝带了洋女友回来,母亲在慌乱之中意识到,儿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生活、家庭。此时母亲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离开自己,情急之下,一边哭,一边将包宝宝抓回来,一口吞下,泪流满面,痛不欲生。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其实也是我们身边很多年轻人的成长过程。这个母亲也是很多人的母亲。

在这样的生活里,母亲完全没有自我,她每天为家人而活、为孩子而活。一旦孩子长大、离开,母亲的心便被掏空了。母亲试图阻止,最终却可能两败俱伤,过度的束缚让孩子越逃越远。

我遇到过一个女孩,成长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女孩交了男朋友,母亲连女儿约会都要跟着去。还有很多母亲在儿子结婚之后,仇视儿媳,认为儿媳抢走了自己的儿子,把日子弄得鸡飞狗跳的。

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短片结尾,母子和解。儿子带着洋媳妇回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一起包包子,场面温馨感人。

就亲子关系的现状来说,短片中的母亲的确是很中国家庭妇女的缩影。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由于我们长期受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处理这类亲子关系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呼吁为人子女者要尽孝道: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却容易忽略另一方面: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反思,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同时父母们也应该在内省中自我成长。

空巢妈妈为孩子付出了一切,的确是很伟大,很不容易。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空巢妈妈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总有一天孩子会独立,父母们要正确地处理孩子的成长需求与父母的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学会在亲子关系当中“断”、“舍”、“离”,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

“断”,是接受现状,放手让孩子不断成长。从脱离母体那天起,孩子会渐渐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要上学,小学、中学、大学……。他们要接触外面的世界,要学会交友,学会面对世界给予他们的一切,母亲必须渐渐地放开自己的手,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想想看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一开始母亲要双手牵住孩子的双手,一步一步慢慢挪,然后母亲尝试着放开一只手,再后来就两手都放开,让孩子自己走。就算跌倒了,要相信孩子可以学会自己爬起来,并不是一直需要母亲的搀扶。这是必然的过程。母亲能够做的是,陪伴他们,鼓励他们走远一点,更远。

“舍”是不要捆绑孩子,让孩子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正如短片里那样,到了一定的时期,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朋友。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和他们分享彼此的想法,给予他们建议。而不是命令他们按你安排的路来走,请不要用野蛮霸道的方式去打扰他们。害怕孩子交友不慎就对孩子死守严防是不可取的。

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而是用自己的经验与阅历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不是指挥官。尤其是母亲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孩子的母亲,更应该是孩子的知己、朋友。

“离”是转移重心,关注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独立后,母亲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想想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多做一些内省与内观,关注当下的自己,回归自我。想想自己曾经的梦想、或者当下想要的生活。就趁现在,找回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去做自己一直想做没能够去做的事情,生活不是会更美好吗?

《包宝宝》:在亲子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是空巢妈妈们的必修课

其实已经有很多空巢妈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走出家门,开始学习年轻时候就想拥有的一门技艺,比如棋牌、摄影、绘画、编织……等等。实在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不是还可以跟着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外出旅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吗?

生活永远都是自己的,要学会给自己寻找快乐。空巢妈妈们,要知道,纪伯伦不仅讴歌了伟大的母爱,他还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那么最后,请允许我将纪伯伦这首《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献给所有的父母们: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