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妈妈让5岁孩子退园回家,原因竟然是作业太多!此事你怎么看?

作者:资阳大众网 10-13阅读:1919次

  “前几天晚上都睡不着,现在也一点不着急了,让他先在家里耍着,跟着外婆学,下学期再找个幼儿园。”最近几天,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的邓蓉(化名)在考虑5岁儿子的事。

国庆节前夕,因不认可儿子所读幼儿园大班老师的教育理念,认为其存在的幼教小学化倾向会给儿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她让儿子退园回了家。对此,涉事幼儿园园长及所在班老师均称,他们不存在幼教小学化倾向,幼儿园都是通过故事情节、游戏等融入数字和图形等知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近年来,幼教小学化现象备受关注,成都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和不少地方一样,资阳也有部分幼儿园教授汉语拼音、识字等内容,有幼儿家长甚至希望幼儿园能教写字、算术,以让孩子上小学后能更快适应。但今年暑期,教育部再次发文部署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明确要求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雁江区教育局也表示,经过几年整治,幼教小学化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教育部门正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广大家长如发现幼教小学化问题也可向教育部门反映或举报。

认为幼教小学化不利孩子成长

家长让5岁孩子退园

邓蓉一家住在资阳城区,即将5岁的儿子童童(化名)此前就读于一所民办幼儿园,秋季学期进入大班,目前退学在家。邓蓉说,“退学的原因是个人认为儿子所在班级教学超前,作业量大,担心这些会磨灭孩子的天性甚至自信。”

“童童能顺利完成作业,是因他当过小学数学老师的外婆在辅导。我从APP上看到,每次作业都有家长表示孩子不明白甚至"坐飞机"。”

通过邓蓉提供的APP截图,确有学生家长在APP上晒出作业时留言称“完成,可还是没明白”或者“完成,但没弄明白,从头到尾都在坐飞机”。

App上家长晒孩子作业时的留言

邓蓉说,她与老师沟通,老师则称自己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小朋友能完全听懂,只能保证大部分。

中秋节前,她还发现班级墙壁贴有一张计分表,班上40个孩子的名字后面以“正”的书写笔画来计分,最多的已开始写第二个“正”字,最少的连一笔也没写。她统计发现,包括童童在内的7人得0分,有12人得1人,9人得2分,上述得分人数占总人数的70%。从老师处得知,根据家长在APP上晒作业的次数、孩子在校的表现等计分,“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分,5分换一个小礼物,积攒数个小礼物可以换大礼物,以此激励孩子,而童童还有得分没来得及加上去。“我沟通的目的不是让老师给我孩子加分。我认为这种积分方式会伤害孩子,甚至导致厌学情绪。”

邓蓉称,这是班上弄的计分表

“萌生退学的念头,还是教学进度太快。”邓蓉说,中秋节后星期二才上学,当天的教学和家庭作业是认识单双数,星期五课堂上学习数的分解,家庭作业是数的分解与组合。而她了解到,公立幼儿园学前班才刚学单双数。“我与老师沟通,孩子学习的知识应该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当,过早过多过快地学习,会磨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坚持说她的进度没有问题。”

邓蓉说,现在儿子见到书就把头偏向另一侧,甚至将书推开,她只能暂时不让儿子接触书本。

因担心幼教小学化倾向对儿子成长不利,在得到家人认可后,9月30日,邓蓉让儿子退园回到家中。“孩子退学前后的几天想着孩子的事我都失眠。但多方了解后,现在也不着急了。”这学期,她让儿子在家休整,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舒缓紧张情绪,忘掉小动作,培养阅读习惯和语言能力。下学期再说正常上学的事。“我还算幸运,孩子在家有人带,有人教。这段时间我了解到,其实在不同的幼儿园,家长们却有同样的焦虑,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只能继续就读。”

童童此前所在幼儿园大班另一名小孩的母亲也认为,班上的部分教学有些超前,这不利于孩子成长。

园方否认小学化

称重故事游戏化教学

10月8日,涉事幼儿园大班的老师说,在幼儿园教授算术、汉字识字、汉语拼音等才算幼教小学化,而她所在的幼儿园并不存在幼教小学化的倾向,他们是“以玩带学”。比如,大班教材中的讲授数的分解与组合,都是先讲一个故事,其中有数字,让孩子明白,然后再通过教具操作让孩子知道数是如何分解与组合的,而并不是要孩子运算。

对于邓蓉提出的“计分表”不妥,该老师说,她之前确实没想那么周到,她只是为了鼓励孩子。比如一个小朋友行为很好,或某一方面做得很好,她就给小朋友添一笔,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小朋友就很差,让孩子们攀比。“家长提出来,我也接受了,进行了改正。”

涉事幼儿园园长介绍,幼儿园是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养孩子,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没问题,尽管有个别老师为了满足家长要求存在偶尔操作数字等现象,但这并不是幼教小学化倾向。

“几何是初中才学的,但我们要让孩子了解三角形这些,可以通过房子的结构让孩子们知道,这能叫小学化倾向吗?”该园长说,她的幼儿园平时注重寓教于乐,都是通过故事情景、游戏化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和品德。“老师在方法和进度上没把握好,这是老师的问题,家长反映后,我也给她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