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幸福也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心愿。
然而,其实孩子的幸福,从他还是妈妈肚子里的小胚芽开始,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为什么呢?因为幸福最终的归因,就是安全感,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又来源于父母。
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断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也就成为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破解的密码。
今天,我们请到儿童行为发展硕士、在读博士,每一家儿童行为发展教育研究室创始人、婚姻家庭治疗师孙述萱老师,来跟我们聊聊这个问题。
01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从胚胎时期就开始了。
为什么这样说?
美国“9·11事件”一年后,有人找到一些亲历这个事件的一些孕妇,进行了调查研究。
这些孕妇在事件发生后都出现了心理问题,表现出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性格大变、情感麻木、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等等)。
研究发现,她们的孩子身上也有相同心理障碍的生物学标志,而且,当时正处于孕晚期的孕妇生下的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
也就是说,这些妈妈把当时的情绪传递给了还在子宫中的孩子。她们的孩子出生后,情绪比一般的孩子更为紧张,心理资本也更低一些。
所以,从备孕开始,妈妈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让自己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如果妈妈的情绪稳定,孩子也就可以合理地摄入充分的营养,并满足情绪的发展需求。
平稳积极的情绪,对胎儿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做胎教实际上更多的是做给妈妈的。
同样的,孩子出生后到1岁半之前,他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妈妈是否健康、是否有稳定的情绪决定的。
这个时期,孩子的很多行为能力——坐、爬、走、吃、说话等等,都是一个从没有到逐渐有的过程。
他们是那么的弱小,需要我们全方位的照顾——喂奶,换尿布,看病……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缺乏的,往往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他哭的时候,我们需要无条件接纳他的情绪,还要能够判断出他是饿了还是尿了,是需要抱抱,还是需要陪他玩……
如果孩子一哭,我们就焦虑不已,甚至打骂他,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他的生活环境是不安全的,他们的安全感是很难良好建立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从胎儿期到一岁半,请稳定自己的情绪,并无条件地爱和呵护他。
02
很多妈妈问我:
“我的孩子(2岁左右)动不动就打我,脾气特别大,他长大后会不会家暴?”
其实,这个跟家暴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家暴,那么基本上孩子也学不会家暴。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主是要想表达自己的反抗——我不再需要你的包办和替代了。
比如,一个2岁左右的小朋友,他努力要挣脱妈妈的怀抱,想去玩路边的沙子,可妈妈却不放手,非要抱着他去看前面的小花。
这个时候,妈妈抱得越紧,孩子就越要用力挣脱。他可能还会打你,咬你,抓你,甚至还会有很暴躁的脾气。
为什么呢?因为妈妈这么做已经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们说,当孩子已经有能力(这个孩子已经会走,有行为能力了)去探索世界的时候,他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环境,需要妈妈有稳定的情绪,还需要从自己的尝试中的去获取掌控生活的安全感。
这时,给予他们安全感的方式,就不再是全方位的照料和爱护,而是放开他的活动半径——在保护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他多探索。
否则,你就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叛逆、不听话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第一次叛逆”(1.5-3岁左右)。
03
前天,我跟女儿在我家小区的花园玩,一个5岁左右的小弟弟走过来和我女儿打招呼,问:“你在看什么书呀”“你在哪里上学呀”……
我女儿就跟我说:你看,这么小就是一个“撩妹小高手”了。
其实,谈不上什么“撩妹”,只是说明他有了社交的需求和能力。
你会发现,3-6岁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说,“我是熊大”,“我是奥特曼”,“我是白雪公主”……他们经常沉浸在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当中。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角色认知的能力,并且对规则和社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除了放开孩子的活动半径,还要:
引导他的社交,让他在游戏规则当中,学会礼貌、礼仪;
引导他在角色认知里,培养起责任感、语言能力、行动能力;
并且进一步培养他的生存能力,包括他做家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除了进一步拓宽孩子的探索领域、帮助他们认知自己和环境外,还要教导他们了解社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和礼仪,让孩子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样,他们在环境和交往中,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如鱼得水,轻松快活。
这也是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04
一个6岁的孩子,非常优秀。不仅成绩很好,还会很多才艺,琴棋书画都学得有模有样。
然而,他已经开始厌学,并且要跟我探讨“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这样沉重的话题了。
为什么呢?
原来,他从中班开始,就在学英语,学书法、画画、钢琴、围棋等各种兴趣班;到了大班,妈妈就经常带着他到处秀——展示给别人看,他能背什么,能写什么;上学前班的时候,他已经把一到三年级的课程初步学了一遍。
所以,这个孩子到了一年级,就开始不写作业,想各式各样的办法去逆反。
他的父母想不明白,昔日那个听话的神童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3到6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具体说来,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对颜色、图形很感兴趣,对守恒定律能够有充分的理解,但对文字和概念的东西不感兴趣。
虽然,也有极少一部分孩子确实会对文字感兴趣。但是,不管是否感兴趣,都不要过度教育,不要让孩子过早过多地去学习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
这种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孩子安全感的一种破坏。
比起学知识,我们这个时候更应该去做的,是最大化地让孩子去玩,让他有规则地玩,因为孩子有非常多的剩余精力需要释放出去。
否则,剩余精力未能及时释放出去,就会造成内伤,如同这个抑郁的一年级的“神童”。
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结果。
04
曾经有一对父母通过微信,跟我控诉他们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听话,多么的叛逆。
比如他故意把分数考得很低,故意去报复爷爷、奶奶的管教方式,甚至故意把一些食物搞坏,还经常嚼着嚼着食物就吐出来,用衣袖擦得满桌子都是……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恪守规则的家庭:孩子的爷爷曾经在政府的政研室工作,奶奶在图书馆工作,姑姑在人民银行工作,爸爸在银行工作,妈妈也是在什么金融办工作……却养出了一个特别叛逆的孩子。
为什么呢?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需求,就是成就感和价值感。但他们给孩子立的规则却把它们破坏了。
比如,他们通过零花钱来逼孩子遵守规则:孩子期末考试没有考到多少分,那么零花钱就减去多少;今天哪件事情没有做好,零花钱又会扣掉多少……
这个规定特别不合理。
一方面,我们千万不要用钱来交换孩子的人格自尊。凡是人格自尊很低的人都容易犯罪——那些违法犯罪,尤其小偷小摸的人,往往都容易为了钱去降低自己的人格。
另一方面,这样的管教方式只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他会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他所有的聪明才智来干坏事——他要从叛逆中感受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只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就是给孩子固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可以自己决定用来买笔,还是买衣服。
两周以后,他的妈妈告诉我说,孩子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总之,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底,而孩子对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又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生命之初,孩子的安全感在父母稳定的情绪,以及无条件的爱和呵护里。
1岁半到3岁,孩子的安全感在他对于这个世界最大化的探索中。
3到6岁,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社交里,规则感里,和每一个让他自信的游戏角色里。
6到12岁,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里。
……
我们做父母的,要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变化养育方式,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听话和服从。
如此,我们才能养育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养育一个可以在未来收获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