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孩子“入园难”太愁人?缓解这一民生难题,看看思明区人大代表怎么做的

作者:美丽思明 08-24阅读:4878次

家里的小朋友要上幼儿园了,

愁!啊!

每到8月,家有入园儿童的家长们

总会倍感焦虑

公办园挤优质园爆民办园贵

入园难,不仅让广大家长头疼不已

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为了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缓解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思明区大力开展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

这项关乎居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民生工程,到底开展得怎么样?

别急!我们这就跟随思明区人大代表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根据思明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工作安排,9月份将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此,思明区人大科教侨台工委精心准备,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切实了解思明区的幼儿园办学情况。

【时间】8月16日

思明区人大科教侨台工委一行走访了汇佳幼儿园、赋来尔幼儿园以及厦门市第九幼儿园,实地调研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以及公办幼儿园这三种类型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幼儿园收费、师资队伍建设、财政投入,以及幼儿园安全保卫、食品卫生、教育环境等情况,详细了解学前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汇佳幼儿园

赋来尔幼儿园

厦门市第九幼儿园

在走访结束后,思明区人大代表一行与思明区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幼儿园园长代表、街道教育专干等开展座谈交流。

会上,区政府对关于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幼儿园园长和教育专干进行了补充发言。

对于“入园难”这个居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民生话题,思明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思明区人大代表

黄美珍

在加强监督、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幼儿园的前提下,尝试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企业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和引导民办、街道办幼儿园提供更高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思明区人大代表

董仁生

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健康发展乃至中国梦的实现,老百姓关注度非常高。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应该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大力推动。我认为,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要注重均衡发展,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着力化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压实监管责任,加大督察力度,督促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切实提高办园质量。

最后,思明区人大代表许跃生

进行了总结发言

一是感谢。特别感谢区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精心安排、用心准备、倾心发言,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二是肯定。实地走访了三所幼儿园,变化、发展都很喜人,对于区政府、教育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幼儿园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围绕当天的课题,许跃生代表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现状

公办挤、名园爆、民办贵、集体热、择园多。

关键词二 问题

公办园学位总量不足;计划跟不上发展;家长存在认识误区等等。

关键词三 建议

1.科学研判。对于思明区学前教育的优势、短板,尤其是今后若干年后的变化与发展要有客观、全面、前瞻、准确、综合的分析和研判,在此基础上,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开展专门研究,拿出符合思明区情的可行性报告呈给党政主官。

2.规划在前。规划要有连续性和衔接性,不能出现任何的脱节,否则就难以满足辖内居民的入园需求。因此,要有相对精准的时间表,而且要用若干年的规划来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来不断满足不断增长的适龄儿童数。

3.多样并举。鼓励社会力量、资源参与学前教育办学。对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的幼托班等可利用、拓展、吸收的资源,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将其吸收为学前教育的补充部分。

4.加大投入。根据区财力情况,对于学前教育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多给一点”,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以缓解当下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瓶颈。

5.打造团队。要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团队,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艺能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人才。

6.创新品牌。在争优创新方面,思明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已经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创出思明经验,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格局。要继续坚持品牌创新,下力气解决学前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有效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7.加强领导。建议成立一个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教育、财政、发改等各职能部门参与组成的工作机构,强化组织架构,加强对开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工作的协调领导。

[来源:思明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