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造成孩子心灵创伤的3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远不去做

作者:众艾感统 08-26阅读:3400次

孩子无小事,谈到孩子的心灵成长,也许有家长会觉得不值一提,但是你无意之间可能已经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心灵,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通过了解很多孩子的成长经历,发现最容易给孩子带来创伤的情形,大概有三类。

01

过早分离

孩子6岁以前,和父母有着较长时间的分离都可以称之为过早分离。

当然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时间长短的标准也不同。

1-3岁左右,妈妈和孩子分离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一天的时间,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但需要大人反复的说明和保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知道“妈妈不在身边不等于不见”,但因为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客观意识,安全感没有很稳定,所以,大人和他事前说明以及重复回应非常重要。

最忌讳哄骗孩子,比如害怕孩子哭闹,就偷偷地离开,这种没有任何说明的方式,虽然避免了孩子哭闹的场面,减少了大人的麻烦,却带给孩子很深的伤害。

当孩子在幼儿园门口不愿分开哭闹时,父母是否能够理解这份哭闹背后的担心、害怕,所以承诺什么时候接孩子,就准时出现。

所以在孩子的整个婴幼儿时期(0-6岁),父母和孩子有过相对较长的分离,那么孩子的内心深处,一定会留下相应的创伤,即便等孩子长大后再和他朝夕相处,也很难和他建立亲密关系。

02

严厉或冷漠的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虽然在父母身边长大,但因为父母很严厉或者习惯性忽略,也会变成孩子的创伤来源之一。

之前有接触过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因为弄掉一点蛋糕就骂自己“没用”,玩游戏落后几秒,就咬牙切齿地打自己的头,后来通过问话才知道他小时候写作业,写得不对,爸爸就坐在旁边用棍子之类的打他。

从拿着棍子守着他写作业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制造压力和紧张了,长期下来,他就形成一份信念,我绝对不能做错,做错就有不好的结果发生。

但是越紧张,犯错的几率反而越大,如此循环往复,创伤就形成了。所以,如果真的要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好好理解并践行如何跟孩子正向表达与肯定,是最好的方式。

在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让孩子愿意主动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主动地汲取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方式。

03

欺凌

近些年新闻曝出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欺凌的恶劣和凶残程度,让大众气愤不已,但事实上,更高频率的、不那么严重的欺凌,发生在更多孩子身上。

也因为程度不那么严重,被父母忽略,殊不知,我们认为小的事件,却是孩子心灵创伤的开始。之前遇到过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儿子十几岁一直不想去学校。

她说儿子从小就比较内向善良,在小学时会经常被人欺负,当然不是什么大动作,她也就安慰一下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可到了初中后,他不敢跟同学玩,同学们也习惯了排斥和嘲弄他,后来就怎么也不肯去学校了,直到现在还待在家。

对于这样的“小事”欺凌,父母尤其要重视。一方面,要及时觉察孩子在外面与他人互动的情况,如果有被嘲弄的事件发生,先不忙着讲理论,要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哪怕只是简单地给孩子舒缓情绪,也是极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培养孩子的自信,只有一个人更自信,才会在面临不公平待遇时敢于说不,当一个人敢于说不,被欺凌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

一般来说,欺凌他人的孩子本身也是缺乏温暖和爱的,甚至欺凌他人是释放自己不安全感的一种方式。所以,不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的孩子,都是在向父母传递一个信息:孩子感受到的爱太少了,内心的归属感太少了。

以上3种常见的创伤来源,某种程度上也是相互关联的。

教育也是讲究因果的,父母种下了什么因,就会在孩子身上呈现什么样的果。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本着注重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为先的原则来教育孩子。在把握一定度的基础上,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把握孩子的动向,以便更好地培养好他的品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