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育儿新知,新手妈妈的贴身育儿手册
其实,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水平的了解,你跟孩子的互动方式,都是帮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
不知从何时开始,「贵人语迟」竟成了宽慰粑粑麻麻的“一剂良药”,是专治孩子说话晚、不会说、说不清……
但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没搞清楚「贵人语迟」的真正含义…
「贵人语迟」的意思其实是说话做事要认真思考,不要急于表达,信口开河。
本是出自《论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现在,就让小编来帮助宝妈们一起认清孩子语言发展的误区。
误区一:孩子会叫“妈妈”不代表懂意思
有的孩子,5 个月就会叫妈妈了,大半年过去,1 岁多还是只会叫妈妈。
其实,8 个月前的宝宝,对什么都喜欢哼哼,可实际上这只是他在探索发声规律,还不懂这些词的含义。
孩子真正有意识地说话,要到 8 个月到 1 岁左右。
误区二:孩子能理解语言不代表能使用语言
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在 6 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发展了,但他学说话的能力发展速度比较慢。
1 岁左右,孩子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句子,比如「饿」「吃」,慢慢到两个词,比如「宝宝饿」「宝宝吃」;
2 岁左右,孩子才可以说出完整句子。也有一些认知能力正常的孩子 1 岁半的时候完全不说话,到了 2 岁的时候,突然蹦出人生第一句话,然后越说越多,说话能力飞速发展。
所以,如果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话,其他身体发育一切正常,只是不会说话,家长不需要太担心。
误区三:低估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如果孩子一直不开口,父母可能就会以为是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行,这样就低估了孩子的语言理解力。
这会形成两个不好的行为。
一是家长不怎么和孩子讲话。家长以为孩子太小,还听不懂大人的意思,所以就减少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次数,这样就让孩子缺少了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
另一个行为就是家长一直给孩子讲一些语法简单、过于口语化的“宝宝语”。
如果娃已经可以听懂很多语言,你可以试试更复杂的句子。如果孩子正确回应了你,说明他其实已经具备了理解复杂语法和词汇的能力。
研究发现,给孩子说一些正好符合,甚至比孩子当前的理解水平稍稍高一点的词汇和语法,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利的。
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正确方法
1、抓住孩子的关注点教说话
虽然我们要多跟孩子交谈,但不是要一直碎碎念。抓住时机,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教他说话,效果最好。
儿童心理学认为,当你跟孩子共同关注同一事物,即与孩子产生联合注意时,他会更专注。
比如他正在穿的鞋子,这时你顺势问一句:「宝宝你在穿鞋?」跟孩子讨论一个共同话题,就算孩子不回应你,他也更能听得进去。
2、结合图像教说话
对孩子来说,把词语和实物对应起来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孩子天生能把图像和声音配在一起,能很快地在语音和图像之间建立牢固联系。如果你不给孩子看实物,只是让他学发音,学习效率当然会很低。
美国心理学家 2017 年做了一个大型研究,研究人员发现,2 岁以下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跟映入他们视野中最频繁的事物有关。
那些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给我碗」的孩子,研究发现,碗这个物体确实最经常出现在孩子视线的中。
教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要结合图像、实物来教,还要注意将物体放到孩子的视觉区域中间。
想要教孩子「手」这个词,最好的做法是把手举到孩子视野的中央,晃一晃引起他的注意,然后一边给他观察,一边告诉他「这是手」,同时给他仔细描述手指的一些特征。
3、利用「非语言线索」教说话
怎么跟孩子描述语言,也有技巧。
什么是「非语言线索」呢?
也就是聊天的时候,不仅要说出答案,还要提供孩子可以意会的信息线索,比如一些特定的动作、手势、语音、语调等。
跟孩子聊天的时候,不要担心动作、语音、语调夸张,也不要担心啰唆,多用这些非语言线索,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更多新词汇。
很多家长容易低估孩子的语言理解力,对他们的口语能力却有过高的期待。
看过了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跟孩子说话的重要性了。
抓住孩子的关注点、结合图像教语言、多利用非语言线索,多从这三点入手,孩子的语言能力提升指日可待。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