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请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接纳他的不完美

作者:青芽儿 07-19阅读:683次

焦虑大背景下,孩子越来越难获得父母的满意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完美小孩”,对孩子呈现出来的性格与行为,总有一套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标准。这些标准使得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原本的闪光点,也不会想着去正确、正向地给孩子提供引导,而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可避免地充满遗憾。

一位爸爸苦恼地说:“女儿今年3岁,现在的问题是太听话了。比如,每天放学前的舞蹈课上,别的孩子一听到下课就会赶紧扑到教室外家长身边来,女儿却到旁边换鞋,因为老师说的是‘下课,大家去换鞋’;圣诞晚会上,让她去排队领礼物,她说,‘我没参加游戏,不能拿礼物的’。但那只是游戏开始时老师的说法,最后是大家都有礼物领。后来没办法,只好抱着她过去问了一下,老师肯定答复了,她才高兴地去排队;有几次上台表演也是,被几个孩子挤退到后面,看都看不到;

最令人抓狂的是,一次在KFC玩,女儿被一个比她小、比她矮的小朋友打了一下,直哭,教她下次要还手,她哭着说‘老师说小朋友不能打架’。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就是老师随口划了一条线,然后她就会一丝不苟地退到线后,不管怎么劝说,都不会出这条线。

我们平时也没对她施压,都没怎么骂她。现在担心她这个性格太听话了,以后会不会适应不了这个要靠拼抢的社会?”

事实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担心、焦虑孩子状态的问题。他们经常会说,“孩子不爱跟人打交道,别人问他问题,他也不回答,这样的闷葫芦性格以后到了社会怎么吃得开啊?”

“我多想孩子也像邻居家小孩那样大胆自信,一到新的环境就能很快玩嗨起来,而不是在一旁不吭声地站着不靠近”、“别的小朋友学这又学那的,自家孩子却成天没个正经地玩,以后肯定要落在别人后头了,还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啊?”

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急于擦掉他不适应社会的棱角

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家长

然而,只要我们在脑海中细细琢磨这些所谓的问题,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出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在跟上面的这位爸爸深入交流以后,我终于明白了他焦虑女儿“太听话”的一些个人原因,他说他和孩子妈妈自小在农村长大,都很老实守本分。

但也因为这种性格,吃了不少的亏,他现在慢慢地也学会拼抢并获得了一些益处,就希望孩子也能跟上自己的脚步,不要永远都当规矩退缩的那个。

是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传递自己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继而少受点罪。

所以,我们会想要孩子主动一点,因为这样才能讨得到吃的,不会到最后连渣都捞不到;我们会想要孩子活泼开朗一点,这样在社会上才会吃香,不会孤零零地连帮忙都要不到;我们会想要孩子好学上进一点,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不会揪心锤骨地连好工作的门槛都摸不到。

父母的这些初衷是好的,但里面的经验都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是站在自己位置上望到的世界一角,本身就存在局限,也并不一定就适合孩子。

争强好胜、什么都要抢的孩子,很难想到他人

要怎样使孩子变得好一点,这位爸爸用了“拼抢”这个词。这让我想到前些天在商场看到的一幕:商场里有那种可以让小孩上去骑的小车,一位妈妈看到那里还空着一辆,就高兴地牵着小女儿往那边走。

这时突然跑过来一个小男孩,“快点,快点过去,不然就没得坐了”,背后的大人焦急地催赶着他,还没等这边的妈妈孩子反应过来,男孩就“趴”地一声坐上去了,得意地转着车子,完全没有理会伤心直哭的小妹妹。

毋庸置疑,这个男孩的争夺意识很强,绝不会让自己吃亏,但这样的孩子你会喜欢吗?别的老师家长会喜欢吗?孩子的同学玩伴会喜欢吗?

不会的,这种只顾着自己好的孩子赢不来别人的友好对待,只能在自己可行动的范围内保证自己吃不了亏,一旦遇到自己力不能及的,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对他人好。

或许在内心里,一些父母还没有学会坦然对待自己,才会将对自己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你看到受人忽视、被人欺压只会逆来顺受隐忍的女儿,就好像看到自己一次次软弱退让的时候,你会难受,你会气愤,要求孩子不能老是这么懦弱依从,要学会去主动争抢一些东西。

失去父母的认可,孩子会越来越糟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及处事方式,这是难以被强行改变的。当我们用否定、指责的态度指向孩子原有的部分时,孩子就会听到父母对他的不认可、不接纳。

负面评价听多了,孩子会相信自己的糟糕

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自认为不好的行为一个个贴上标签,当做急需改掉的缺点挂在嘴边,那么,他也会牢牢记住自己的这些印象,不知不觉间就朝着“标签”所暗示的方向走,越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哪哪都不好,陷入自卑,或干脆破罐子怕摔。

有一个很经典地的故事,讲述孩子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孩子”:有时,这个男孩会踢东西,大人指着他说,“你很粗鲁,你老是乱踢东西”,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粗鲁了;和很多孩子一样,男孩也爱制造噪音,大人指着他说,“你太吵了,你屁股上一定是长疮了”,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吵闹了;有时,男孩也会把其他小朋友弄哭,大人指着他说,“你欺负人,你是个坏孩子”,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恶劣了……

野蛮、吵闹、恶劣、邋遢、脏乱,男孩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孩子”。

换种眼光看孩子,给他正向的心理暗示

这个故事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怎么看待孩子,孩子最终也会变成你口中的那样。

因此,千万不要轻易去给孩子贴标签,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注意和挖掘他身上好的一面,带给他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可以在轻松接纳自己的同时,做好调整。

放下评判挑剔的眼光,你才能看到孩子的好

就拿前面的小女孩来说吧,在大多孩子一听到放学就忘了老师的叮嘱,着急往自己爸妈身上凑的情况下,她却能按捺住冲动,乖乖地把鞋子换好放到原处,遵守规则,明明就是优点啊;有好东西在前面,孩子不会抢着去要,而是问过老师得到应允后再去拿,说明她懂得界线,知道尊重他人,这也是优点啊;

她被其他小孩挤到最角落、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一下,没有想着也去挤推一下别人,或还他一巴掌,她有属于自己的判断是非的原则,这就是优点啊,只是可能在保护自己方面她确实需要一些帮助。

这位爸爸要做的是去理解和接纳孩子,告诉孩子他很为这些难得的优点骄傲,在这个基础上,再提供给孩子所需要的引导和帮助。爸爸必须清楚,所谓的舞台好位置等外在的东西都是次要的,真实的本领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勉强孩子去争夺这些无谓的东西,不如让她存下精力,好好地将自己的事做好。试着去肯定称赞孩子“你虽然在很后面,爸爸还是看到你了,你跳得很好、很认真,我很替你开心”,比失望生气地怪孩子“你就是这么软弱没用”强多了。

温和支持型的父母会更多地理解体谅孩子

父母不要轻易就给孩子贴上各种消极的标签:在他不敢出来跟别人打招呼时,不要说他这个样子就是“内向胆小”,而是要宽容有耐心地想“他只是还没做好准备而已”;

在他心急起来打了其他小朋友时,不要一下子就说他是个“坏孩子”,而是要对事不对人地想“他不坏,他只是在行为上需要做些调整”;在他不小心做错事时,不要一上去就训斥他“笨手笨脚”,而是要带着理解地想“他只是还需要我的提醒和帮助而已”。

孩子要的是引导,不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只有时刻对孩子怀有这种积极美好的想法,父母才能触碰并理解孩子的内心,及时帮他做好调整。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把正往自己生命轨道上行进的孩子强行拉扯下来,要他走另外一条你已经探测好了的,确定畅通无阻的路,这样只会使孩子丢了原有的迸发顽强生命力的根基,站得越来越不稳。

就像这位爸爸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样,自己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变得勇于去争夺一些东西的,是在经历了很多吃亏的事情后才做出的调整。

换到孩子身上也一样,孩子听话、自制、尊重他人的性格不用就这么着急地一笔抹掉,关键是要抓住帮助她更好成长的契机。

小女孩需要的是爸爸的引导,教她怎么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例如,在她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不敢回击反抗时,如果只是小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你也不用就要孩子立马硬气地打回去。

但“打人是不对的”这一点你得跟孩子讲,并教给她一些保护好自己的方法,告诉她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可以迅速伸出手来挡住小朋友的手大声说,“你不可以打我,我不喜欢”,也可以躲开。总之不要让自己受伤。

孩子自有他的发展轨迹,父母要做的是尊重与陪伴

你可能确实讨不到很多吃的,但你也够吃;你可能确实也没有很多的朋友,但你的朋友都会很知心;你可能没办法过上轻松的生活,但你也有在努力向上走。

一句话,你过得也不会很差。相反,如果别扭着要求自己改变,你就会失去安定和舒心,会做得更加不好。所以,请不要再逼着孩子改变了吧。

微信搜索“青芽儿”关注;呵护幼小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请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